以往,提到渭南市陇海中学,人们熟知的是,他们的射击队成绩辉煌,社团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如今,走进陇海中学,你更多看到的是每天升旗时庄严的注目礼,整洁温馨生机盎然的校园,秩序井然的教育教学活动,灿烂的笑容和自信洋溢在1420名学子的脸上,陇海中学真正成为育人的沃土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这些得益于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和创建平安校园的一系列成功做法,更是校长张宏庆“大爱寓教”办学理念的深刻体现和真实写照。
德育先行
引领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陇海中学“大爱寓教”办学理念首先体现在德育先行、以德立校的实践与创新中,让德育引领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在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科学带领下,在敬业奉献的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校风学风作风得到了明显优化,德育工作更是走出了一条洒满汗水富有成果的精彩之路。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保障有力。
学校成立并始终保持了以校长挂帅,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安全主任、团委书记和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重配备骨干人员,注重选好年级组长配合职能部门管理,注重抓住班主任这个学校工作的基础环节夯实教育,注重发挥学生会在实现学生自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功能,注重班委会和团支部组织建设,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制度完善到位。
学校以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升降国旗制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文明班级评比标准》《陇海中学考试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汇编了《陇海中学学生手册》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使德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高效的社会、家长与学校协同教育的工作网络。
德育工作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落实在各个环节,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而且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形成德育有效链接。陇海中学已经组建成立了六届家长委员会,广泛而密切的与家长联系,共同抓好学生全方位教育。聘请城区解放路派出所副所长为法制副校长,聘请区检察院一科长、交警队一干警为法制安全教育辅导员,邀请北京四中名师和区法院专家来校作报告,经常开展德育和法纪教育。重视打造社会家长学校齐心协力抓德育的良好工作格局。
德育载体
多效果显
陇海中学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渗透作用,经常对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各种有效的德育活动效果明显。
加强养成教育,发掘潜能。
专门编发了《养成教育读册》,开展了“禁止吸烟”“禁带手机”等专题教育活动收效明显,使广大学生在文明礼仪、遵规守纪、思想觉悟、积极学习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政教处主任杨宝元告诉记者,学校逐步完善《陇海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进行科学的量化。发掘学生的潜能,赏识激励。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及时处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特色升旗引关注。
学生每天坚持穿校服上学,遵守六条线有序放学各行其道,校园内统一的红白相间色成了一道风景线。学校每天规范升旗,每个班都有国旗队,当国歌奏响时,师生停下脚步,车辆停止通行,向着国旗方向行注目礼。高一七班的李竹婷说:“每天7∶23升旗时,无论是路上的学生,还是食堂、教室的学生都停下手中的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让我们增强了爱国意识,非常神圣和庄严。每天穿校服上学,大家在着装上没有了攀比心理。”
发挥模范激励作用。
每学年通过表彰奖励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评选模范班集体。每次考试,设立诚信考场,只有考生静静地答题,不见监考老师的身影。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学生牢记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好人好事屡见不鲜。
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
组织学生走向街道走进社区参加劳动,进行社会实践,师生参加志愿者人数占到全体师生的80%。高一八班的李怡佳告诉记者,她通过参加学生会的各项活动,提高了自身素质,时刻以“零违纪”要求自己。
划分清洁区扮靓校园。
一日两扫周五大扫除坚持不辍。教室布置洋溢着励志和青春的气息,一幅幅水彩画特色板报让人流连忘返。校内白杨挺拔垂柳婀娜法桐茂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主题教育彰显德育功能。
逢清明、五四、七一等重要节日,适时通过演讲会、文艺汇演、经典朗诵赛等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利用班会、升旗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遵规守纪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注重育人阵地建设。
校团委政教处依托广播站、王尚德烈士陵园等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宣传优秀教师和学生。刘军老师告诉记者,每个班都有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收获了自己亲手栽种的“无公害蔬菜”。
社团活动深化德育内涵。
打造社团育人平台,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潜能助推全面发展。确定“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发展一项特长,幸福一世人生”的社团工作宗旨。成立了街舞社、文学社等21个社团和射击、射箭等7支专业训练队。建成国防科普室,开展航模展演。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提高,为学生终身自主管理习惯的养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明建校
平安兴校
学生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平安校园,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陇海中学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各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参加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组,狠抓平安校园工作的常规管理,各部门齐抓共管,保障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狠抓制度建设。
学校把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师、班主任考核、考评中。在学生干部中,设立安全信息员,进行小矛盾、小纠纷的排查,以及与安全有关的信息的收集上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发挥安全处在这一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为保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全员性、有效性。
安全处牵头制定了门卫职责,晚间巡逻、消防演练、地震演练、对学生一周两次的管制刀具排查等专项制度。教务处牵头制定了体育课、课外活动、展板航模演练等制度。政教处牵头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总务处制定了用水、用电、饮食安全等有关规定,办公室、团委具体抓校园的文明创建工作。把创建平安校园的制度融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每天清晨6点多,安全处主任田方习惯性的到校门口,带领安全处成员每天坚持进行安全排查。这些制度涵盖日常管理、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方面,形成了有人制定,有人落实,有人监督的完整体系。
安全处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和细心
与班主任强力配合。
及时发现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据田方介绍,学校安排人员不定期在中午放学后走访周边网吧,监督学生合理安排业余生活。针对大量学生在外住宿的实际,班主任和安全处人员经常在晚自习后,去学生住宿地检查,有效发现并杜绝了安全隐患,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重视平安校园的宣传教育。
打造平安校园,宣传教育是重点。陇海中学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终身安全的意识,明白现在当学生所遵循的安全规则,就是为了懂得将来走向社会遵循规则,从而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一生的安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跨入陇海中学大门后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渭南人。
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学校大门、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运动区等重点部位都有安全处设岗值班。校领导和安全处实行倒班制,做到重点部位二十四小时有人看守。学校还实行早读、晚自习教师坐班制度,负责学生的辅导和安全监管。行政领导每周六天轮流值日,处理偶发事件。每天晚自习到夜里学校安排年富力强的教师晚间巡逻。对甲流、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预防宣传到位,为学生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政教处、团委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校长室通过校长信箱和短信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创新思路开新篇。田方根据多年从事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告诉记者,他建议在每周五下午放学时段,在城区几所高中学校门口实行“对调值班制”,即相互把校门口值班老师对调,可以有效预防一些校门口滋事等隐患,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由于措施得力,近年来,学校无重大人身伤害事故,无卫生安全事故,无消防安全事故,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使陇海中学呈跨越式发展态势。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近年来,陇海中学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渭南市文明校园”。学校连年被区教育局评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被评为“卫生达标先进单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和陕西省“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比赛中成绩优异。2013年被评为市级平安校园,同年12月成功跻身陕西省标准化普通高中行列。2016年,被评为市级无烟学校、被评为渭南市九项示范校之“平安校园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
教风正,学风浓,校风纯,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渭南市陇海中学校园魅力不断彰显,学生走向阳光,个性特色持续发展;教师走向智慧,专业素质持续提高。如今的陇中校园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温馨:学生见到老师问声好,楼道追逐打闹的现象不见了,厕所吸烟的现象消失了,弯腰捡拾垃圾成自觉,校园处处洋溢着欢乐、平安、和谐,一种友善文明之风荡漾在陇中校园。
本报记者 / 彭斌
如果你有好新闻、好故事,可以联系我们
电话:0913-2169111
微信:wnrbjiaoyuzhoukan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东段16号
网站:https://www.wnnews.cn/
邮箱:wnrbjiaoyu@163.com
渭南日报∣ 教育周刊
充分利用传媒的特殊作用
第一时间向广大读者传递教育政策
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
迅捷、实用的教育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
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